站内搜索:
党彦宝: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良心与责任
05-05党彦宝: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良心与责任
他少时清贫,也曾被别人帮助过,成长中经历的困苦与不易,让他更懂得受助者的需要。那些经历,让他下定决心,如果有一天他有能力了,一定要竭尽所能帮助别人。
20多年来,伴随着他的企业做大做强,他不遗余力地将爱心奉献给社会,捐资助学、助困、助残、赈灾。他的爱心善举惠及越来越多的人。他说,要做就做服务社会的企业,能帮助别人的企业。
他就是党彦宝,一个深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
教育扶贫挖断“穷根”
党的十八大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扶贫扶智、治贫治愚,才能从根本上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党彦宝在自己的慈善道路上践行着党和国家的扶贫战略。
党彦宝与夫人边海燕在2011年共同发起成立家族式非公募基金会——燕宝慈善基金会,一次性拿出5亿元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积极回馈社会。当年,党彦宝响应宁夏移民攻坚战略号召,在5000人以上的移民区捐建9所学校、16所卫生院,用两年时间完成了移民地区35余万群众就医、就学基础设施建设,为移民区群众提供了便利的就医就学环境,并捐助1.5万名家庭困难学子。
2012年,为落实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战略要求,党彦宝带领基金会团队对贫困地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党彦宝认为,贫困群体要通过自身“造血”改变命运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而贫困家庭的希望在于下一代,唯有让下一代通过学习知识实现自立自强,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写贫困家庭的生活轨迹,进而从根本上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于是,党彦宝决定将“助学”作为扶贫的重点和方向,集中将资金投入到助学项目中,主要面向被国家列入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宁夏9县区、5乡镇。
党彦宝和基金会人员发现,越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尊心越强,不愿被扣上“贫困生”的帽子,不愿领取助学金。这9县区、5乡镇有80%的孩子属于贫困家庭,20%的孩子家庭条件较好,为保护那80%孩子的自尊心,党彦宝决定,自2013年起,对这9县区、5乡镇全部考上大学的孩子实行全面覆盖无差别化资助。此举最大程度保护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摆脱心灵上的贫困烙印,也在那20%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爱的种子,从而激励他们将爱的种子传播出去。
燕宝慈善基金会资助的学生遍布全国500余所高校,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孩子们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不愿意因领取“助学金”而被视为贫困生,于是,党彦宝将“助学金”更名为“奖学金”。他说,帮助别人不能单纯从经济上给予帮助,更应该在精神上给予帮助。“助学金”改为“奖学金”,仅一字之差,效果天差地别。“助学金”是帮助孩子完成学业,与本人努力没有必然联系,而“奖学金”却是对孩子们努力学习的肯定,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将资助变为鼓励和奖励,激发了学子们求学上进的动力,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更重要的是使“爱心”和“善行”能够扎根他们心中,并不断传承,为社会和谐进步传递正能量。
帮人不能帮到半道
在2014年、2015年两年时间里,能源化工行业受全球经济下行冲击,企业业绩下滑严重,奖学金占企业利润的30%、甚至40%,公司的团队和政府有关领导都劝党彦宝“全部资助负担过重、经济压力太大,建议减少资助人数,减轻企业经济负担”,但党彦宝毅然坚持全面资助。他说:“我帮人不能帮到半道上!企业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还有团队一起面对,哪怕企业发展的速度缓慢一点,也不能断了孩子的经济来源。这些孩子一旦失去资助将陷入困境,甚至面临辍学,这样会打击孩子的心灵,后果更加严重。”
在党彦宝的坚持下,截至2016年年底,基金会累计捐资16.53亿元,资助11.7万名学子完成了学业,已有3万左右孩子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2016年资助学生9.2万人,以后每年毕业3万人左右,每年新增资助3万人左右,每年资助存量保持在9.2万人,每年发放奖学金3亿元左右,每年为9万余个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每年有3万余个家庭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保证燕宝基金会与被资助学生的无缝衔接,基金会建立了自己的助学系统,每年在宁夏教育部门的组织下,学生通过基金会助学系统申报,经与毕业学校和录取学校核实后,基金会为学生办理特制银行卡,每年8月份将本年度奖学金直接汇入卡内,实现奖学金点对点发放,让学子们更直接、更便捷地获取奖励,安心上学。
产业扶贫戳中“靶心”
在持续开展教育扶贫的同时,他积极落实党中央扶贫政策、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产业扶贫方面频频发力。
他投身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对宁夏16万亩荒漠化土地进行生态治理,发挥宁夏枸杞特色产业优势,种植10万亩优质枸杞,并将枸杞作为特色产业扶贫项目,采取“企业+贫困农户及下岗职工”合作经营模式,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变为产业技术工人,实现8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党彦宝表示,企业承担全部经济性投入,贫困户和下岗职工负责田间管理和采摘,企业对其采摘枸杞进行统一回购、加工、销售,贫困户不用承担投资风险,也不用担心枸杞销售问题,在掌握一门产业技术提高自己生存能力的同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贫困人口生活的信心。
同时,党彦宝在枸杞上方建设3G太阳能发电,每年拿出2.4亿元对8万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给予经济补贴,保障其有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党彦宝通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施精准扶贫,明确靶向戳中靶心。
让慈善永远传承下去
党彦宝的爱心和善行感染了受助的学子和身边的朋友,一批批得到燕宝奖学金资助的孩子在校期间自发成立了“燕宝爱心社”,开展支教、环保、助老、教育等爱心活动;身边很多朋友在他的影响下加入公益慈善的行列,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善。
党彦宝始终以奉献社会为人生发展的终极目标,以做“社会企业”为企业发展的不懈追求,他说,“只要我的企业存在,并健康地发展下去,我的公益慈善事业就要永远做下去,我还要把这份事业传给我的下一代,让他们一直做下去,这是家庭传承的最高境界。”一直以来,他都将奉献社会、坚持慈善作为家族的信仰。
上善若水,爱无止境。党彦宝说,做公益慈善,他永远在路上…… (高晓刚)
来源:新消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