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bt365365娱乐场站!

站内搜索:

新闻中心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研究

顾朝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开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新征程

01-08

顾朝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开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新征程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一、 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基层基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特征。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下行的压力传导到社会领域,容易催生出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一些结构性改革会带来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阵痛,债务纠纷、劳资纠纷、医疗纠纷、环保纠纷等矛盾增多。

  (二)人民群众全面发展产生了新期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都在持续升级。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安居乐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不断增强,参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积极性不断提升。但目前不少领域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三)城镇化、老龄化加速带来了新影响。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6年,我国城镇人口为7亿9千多万人,城镇化率已达57.35%。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城镇化过程中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转移安置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难点。同时,“未富先老”带来的风险挑战正在对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产生全面、深刻、持久的影响,需要及时妥善解决。

  (四)社会结构变迁引起了新变化。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复杂程度加深。部分领域改革不到位导致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不断加大,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和破除城乡分割体制性障碍仍然十分艰巨。在新的社会阶层形成的同时,“维权”活动呈现组织性增强、对抗性升级等特点,迫切需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作出适应性调整和针对性应对。

  二、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治理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新时代需要怎样的社会治理,以及如何推进社会治理这个重大课题。一是明确了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即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二是明确了社会治理的重点任务。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三是明确了社会治理的改革方向。即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基层,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建设领域的高度凝练,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引领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一是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牢牢把握社会治理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社会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方法手段、载体渠道创新发展,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发展导向有机结合,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影响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支持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作用,使之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开展邻里互助、纠纷调解、平安创建等社区活动,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积极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支持慈善组织发展;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建立慈善表彰制度,广泛开展慈善服务,将志愿精神融入社会规范和自治章程中,激发居民群众公益慈善情怀。

  (二)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强化依法治理,加强社会治理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和相关政策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加快修订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志愿服务、社区矫正和行业协会商会管理等方面制度规范,适时启动社会组织法、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社会治理新领域新问题立法研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和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作用,推动形成上下贯通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干部法治培训和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社会治理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三)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强化智能化管理,推动党政部门社会治理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社会治理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理领域信息共享项目清单,打通社会治理数据壁垒。创新完善社会风险预测预警预防体系,构建社会风险分析大数据模型,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研发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推动智慧社区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效衔接。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治理标准规范体系。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四)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推进“三社联动”机制建设,完善社区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积极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支持兴办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组织,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分类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建立健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领志愿者服务机制,探索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中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导和带领志愿者协助实施社区服务项目。

  

来源:《中国民政》2017年第24期

 

监管: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
主办:宁夏社会组织总会
地址: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6号 维护管理:宁夏社会组织总会
邮编:750001 电话:(0951)5026495 5026475